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泸江府办发〔2024〕10号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区级各部门(单位):
现将《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10日
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九届、区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泸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泸州市江阳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重点任务,着力解决依法行政突出问题,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统筹
(一)提升依法行政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重大决策前专题学法、举办法治专题讲座等学法要求,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全年学法不少于24件次,各园区管委会、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全年学法不少于10件次。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在四川省线上平台学法考法。健全述法工作机制,常态化推进现场述法评议。〔区级各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二)落实法治建设责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体系,规范完成年度报告工作,围绕法治领域改革规划重点任务、法治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等实施精准法治督察。〔区司法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三)提升示范建设水平。全面对标夯实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基础,确保泸州市顺利通过“回访抽查”。继续实施亮点工程,组织参加第二届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实践项目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100项示范指标,积极参加国家、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提升全区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水平。〔区司法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四)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贯彻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泸州市江阳区贯彻〈四川省市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试行)〉实施细则》,健全落实“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及时编制《泸州市江阳区重大行政决策年度目录》(2024年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档案管理。推进街镇合法性审查标准化建设,提升街镇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水平。进一步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监督管理,落实动态清理工作要求。〔区政府办公室、区司法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对跨领域、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统筹协调、规范指导和监督,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街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对街镇行政执法事项的指导和监督,开展街镇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区委编办、区司法局、江阳生态环境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六)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继续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推行“一目录、五清单”精准高效监管执法,全面落实四川省行政执法地方标准。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分领域开展执法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加强四川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平台运用。〔区司法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七)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使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加强执法联动,联合开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道路交通等领域行政执法。〔区教育体育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江阳生态环境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公安分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八)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与合法性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专项清理,推动公平竞争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强化监管执法。全面清理政府规章设定的不合理罚款规定,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加强外来企业投诉处理,探索建立债务融资、招商引资等领域企业合法权益补偿救济机制。持续深化重大项目专项法律服务制度,常态化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区发展改革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九)大力提升依法监管水平。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国发〔2024〕5号)、《四川省行政裁量权基准管理规定》,严格落实泸州市规范行政机关涉企行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规范行政检查权,全面落实行政处罚法轻微不罚、首违免罚制度。持续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强化监管执法协同联动,扩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合抽查范围,探索建立涉企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制度,全面推行非现场执法检查。健全社会信用监管,加强重点领域分级分类监管,深入开展失信专项治理,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深入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开展拖欠企业账款、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加大清欠支付力度,落实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区发展改革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行政审批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十)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合力攻坚“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个人、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化服务。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更多高频服务“掌上办”“就近办”,推动以“川渝通办”为重点的跨域通办提质扩面。持续深化“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推进容缺事项承诺办。发布涉企服务事项清单,依托各级政务服务场所建立企业综合服务专区(中心),探索推进园区集成式政务服务,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区行政审批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五、依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一)增强突发事件依法应对能力。健全突发灾害事故应急指挥运行机制,完善防汛抗旱、森林火灾、地震地灾等各类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手册,试点开展应急预案信息化管理,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提升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广泛开展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宣传,依法公开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区应急管理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十二)多元化解行政争议。稳步推进行政调解工作,推动行政调解任务较重的行业部门建立行政调解委员会,健全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完善行政复议调解机制,探索设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全面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持续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依法处置违法信访行为。〔区司法局、区信访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六、加大行政权力监督力度
(十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年底前基本建成区、街镇两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组织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案卷评查,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监督检查和年度行政执法案卷交叉评查,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积极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建立合作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区公安分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十四)加强行政复议应诉监督。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高标准打造行政复议服务中心,落实行政复议工作情况通报、风险提示和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违法线索机制,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率达100%。深化“府院”“府检”联动,规范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衔接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和参加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复议意见书”按期办复率达100%,区级至少组织开展1次政府及其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旁听法院庭审活动。推进涉企园区以及重大项目所在地行政复议服务点建设,打通复议为民“最后一公里”。〔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十五)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健全主动公开事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确保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公开到位。规范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加强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管理,加大对重点民生、重大政策的宣传解读,精准高效传递惠民惠企政策信息。严格落实政务舆情回应处置主体责任,推动政务舆情回应处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服务理念,对需社会广泛知晓的依申请公开信息及时转为主动公开,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合理信息需求,有效降低行政争议发生率和复议应诉纠错率。〔区政府办公室等区级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